吃瓜网:就业升学率100%!探访武大应急管理专业
又到一年秋招季
据教育部统计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
预计达1158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虽说就业压力山大
[]
的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升学
他们研究和从事的行业
不仅没饱和 甚至还缺人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是什么专业?
第二站 武汉大学
[]
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应急管理专业
今年该专业首批硕士毕业生除2人选择申博外
其余全部就业
[]
每年招多少人?
有哪些专业方向?
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
开设时间
国家领导人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活动,着重提出要彰显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独有的长处,着力培育应急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且强化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2020年4月,国家学位委员会发布文件,旨在推动部分高校强化应急管理学科的建设,全国挑选了20所大学作为首批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的试点,武汉大学位列其中。那个时期,武汉大学启动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随后的一个年度,又增设了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项目。
招生规模
武汉大学应急管理学科归属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该学科目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年度招生总数为十人。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设有应急管理这一分支,每年大约有二十到三十名学生选择攻读该方向。申请者既有来自人文社科领域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也有来自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地理、地质、城乡规划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为什么只招硕博,不招本科?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伟指出,像武汉大学这样的以文科为主的一流综合性大学,基本上没有开设应急管理本科专业。武汉大学对于本科教育,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生的培养,其目标是实施博雅教育背景下的专业训练,尤其强调对学生思维模式与宽广视野的塑造。应急管理学科非常强调专业特点和实践应用,作为本科专业设置显得过于专门和狭窄,同时考虑到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武汉大学现阶段仅招收应急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为什么只招这么少人?有扩大招生的计划吗?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容志表示,当前武汉大学应急管理学科招收学生的数量相对固定,在全国同类院校里属于一般程度。未来是否增加招生名额,取决于众多条件。二零二三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相关名单,应急管理学科不再处于试验时期,已经确立为目录中的二级学科,因此今后可能会有更多高等院校增设该学科专业。武汉大学也在积极利用其他途径发展该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例如公共管理硕士(MPA)等项目,允许学生选择应急管理作为专业方向。
录取比例
现阶段获取硕士研究生资格存在两种途径,其一为免试入学,其二为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不论哪种途径,报名人数与录取名额的比例近些年持续超过十比一,可见其竞争态势相当严峻。
研究方向
·应急管理理论和方法
·风险管理和政策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三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兼教授容志表示:首要一类是平台性质的课程,凡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学生都必须修读。此类课程涵盖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这些课程对所有的二级学科都适用,当然也包括应急管理等专业方向。
第二类属于专门学科,着重展示应急管理的二级学科特色。涵盖应急管理专题研究、应急政策与法规学习、中外应急管理机制对照、应急管理经典著作研读等内容。
第三类课程根据三个不同方向设置专业内容。以“风险管理与政策”方向为例,提供风险管理相关课程。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方向,则包含中国应急管理专题等课程。而“应急管理理论和方法”方向,会教授应急管理基础理论,以及灾害研究与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能够适应不同方向的不同特点和要求。
培养目标
应急管理类高端复合型人才
三个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有哪些区别?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兼教授容志表示:应急管理学科归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范畴,其学科构建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方主体,针对突发事件及公共安全领域实施的管理活动与政策制定,旨在培养掌握国家应急管理机制、运作环节及政策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学科设有三个不同研究取向,分别侧重于不同领域。
应急管理学说注重根基学说和根基方法,探求管理流程中的各类情形。留意应急事务牵涉的众多方面,诸如谋篇布局、统帅调遣、裁决决断、施行落实、联络交流、号召组织、检验回响等。
风险管控及规章制度关键在于把风险控制思想融入突发事件应对。这要求设法运用当代风险管控、风险控制的理论与实践来实施管理活动并拟定相关政策。
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的革新与强化,关键在于依据国内实际状况,参考国外同类领域的成功做法,深入分析我国应急管理机构的演变过程、组织架构、职责划分,同时评估相关能力水平,诸如领导者的素质提升等。
就业选择
·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在应急管理领域相关机构,负责进行应急法规普及教育,开展专业领域探讨,以及实施整体规划与联络协调等事务。
·从事市场化需求的应急管理产业相关工作
·从事公共管理大类的相关工作
今年应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如何?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容志表示,有部分人决定继续学习,有部分人通过考试进入政府部门担任行政职务,也有部分人选择在相关公司工作,这三类去向大致各占整体的三分之一。
目前全国已有近百家院校
开设了应急管理相关专业
该专业及武汉大学的
优势是什么?
01
行业人才缺口大
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各地应急管理机构对相关人员的渴求急速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更加凸显了构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救援体系以及保障措施的必要性。2021年末,国家层面发布《“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要求强化应急管理学科的专业构造,推动高等院校增设应急管理类学科;同时倡导各地区利用既有条件,创建应急管理类高等院校及职业学院。根据华北科技学院2020年的调研数据,应急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短缺量已高达千万之巨。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容志:
当前应急管理领域人才不足,特别是既掌握行业技能又了解应急管理法规的综合性人才稀缺。根据国际实践,在处理重大公共危机时,救援应对的技术手段固然关键,有效的危机交流、社会组织,以及政府机构、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的协作同样至关重要,这涵盖了决策流程的改进和多元资源的统筹配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迅速,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很大。
02
学校专业实力优秀
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交叉能力强
武汉大学由教育部直管,属于重点综合性大学,同时入选国家“985工程”与“211工程”重点扶持项目,也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该校学科设置完备,综合实力突出,具备鲜明特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这十二大学科领域。武汉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史比较长,学科架构完整,教师力量强大,在应对突发事件、社会援助、风险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此外,该校的测量学、地理学、水利工程、法学、信息资源管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也具备显著实力,可以从事应急管理实践中的跨学科探索,这些方面都为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视基础理论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强
武汉大学在培养应急管理领域人才方面,并非仅仅着眼于职业能力与技术训练,而是遵循积累沉淀的原则,着力提升学生的根本理论与常识水平,夯实专业根基,这样他们在应用层面,就能依据具体情境和任务,持续获取新知,掌握新能,使得学生在实际岗位上拥有更佳的应变力和抗压性。
师资力量雄厚,大部分为正高级别教授
武汉大学正动用全校及全院之力发展应急管理学科,相关资源已实现集中配置。该学科现有教职工三十余名,教授十名,副教授二十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
03
学科建设成果不断显现
武汉大学应急管理学科依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站在风险社会和公共治理的立场,着重关注应急工作中的组织构建、方案制定、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配合协作、力量组织和效果检验等关键环节,着力推进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管理活动和政策层面的整合探索。此外,考虑到应急管理兼具跨学科和注重实践的特点,武汉大学还积极推动与实际工作单位的互动往来和项目对接。
现阶段,武汉大学应急管理学科在科研探索以及各类项目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表现突出,影响广泛。
·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应急管理相关研究论文
负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中关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专项研究项目,同时管理其他涉及应急管理领域的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资助计划
和地方当局联手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关工作,启动学术探讨,诸如针对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变革的政策分析
将研究心得迅速转化为指导性意见,借助多种途径及时向国家及省级部门提交对策方案,引发广泛关注